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电子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研究了[Cu(phendio)(L-Phe)(H2O)](ClO4)·H2O(简称CuPP,phendio=1,10-菲咯啉-5,6-二酮,L-Phe=L-苯丙氨酸)和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加入一定量的DNA时,电子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明显红移,产生减色效应;循环伏安法中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降低.同时,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地淬灭EB-DNA复合物的荧光,证明配合物与DNA存在插入结合.凝胶电泳法研究发现,该配合物在抗坏血酸和H2O2的存在下能有效地将超螺旋型质粒pBR322 DNA切割为缺刻型DNA和线型DNA.
推荐文章
酶法拆分D,L-苯丙氨酸制备D-苯丙氨酸
D,L-苯丙氨酸
L-苯丙氨酸
D-苯丙氨酸
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酶拆分
多吡啶-铜(Ⅱ)-L-苯丙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铜(Ⅱ)
L-苯丙氨酸
配合物
1,4,8,9-四氮三联苯
二吡啶并[3,2-a:2',3-c吩嗪]
1,10-菲咯啉-5,6-二酮的制备与除草活性研究
1,10-菲咯啉-5,6-二酮
合成
除草活性
L-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分子印迹聚合物
L-苯丙氨酸
硅胶牺牲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与(1,10-菲咯啉-5,6-二酮)(L-苯丙氨酸)配合物的化学核酸酶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铜配合物 DNA键合 DNA切割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新型功能配合物及生物无机化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7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
字数 38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65-7942.2007.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莉 南开大学化学系 37 230 8.0 13.0
3 程鹏 南开大学化学系 66 383 12.0 16.0
4 廖代正 南开大学化学系 100 610 13.0 21.0
5 阎世平 南开大学化学系 60 189 8.0 9.0
6 许光军 南开大学化学系 3 4 1.0 2.0
10 顾文 南开大学化学系 21 53 4.0 7.0
11 马小芳 南开大学化学系 5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配合物
DNA键合
DNA切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65-7942
12-1105/N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
6-174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2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232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