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但在整体上以互动为特征,而且在各领域也多呈互动状态。在物种传播领域,桃与葡萄的传播就是典型的例子。不过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葡萄的东来浓墨重笔,资料丰富;而桃杏的西去则缺乏直接的记述。由此掩盖了历史真相,致使中国史学界极少关注桃杏西传的事实。这比较突出地反映在整理和研究吐鲁番出土文书的过程中,学者们每遇与植物相关的'桃'字必指为葡萄。本文拟从统计分析吐鲁番文书入手,结合历代典籍,并从语言学、植物学、社会学以及人们的认知规律加以审视,证实其中某些'桃'字确实是指从中原地区传播而来的桃和桃树,从而揭示'桃'之西渐以及中西文化双向传播这些为人忽略的历史现象和规律。
推荐文章
从英汉习语中的动物用语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英汉习语
动物用语
中西文化
比较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
英语学习
语言文化
跨文化交际
从英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的比较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成语
历史文化
地域文化
习俗文化
历史典故
从隐喻看中西文化差异
隐喻
文化
差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被忽略的文化互动——透过吐鲁番文书中“桃”字与葡萄的关系看中西文化的双向传播
来源期刊 暨南史学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文化互动 吐鲁番文书 “桃” 葡萄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17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K20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永连 暨南大学历史系 54 7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化互动
吐鲁番文书
“桃”
葡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史学
半年刊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中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