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前言我国已有2000多年使用铜钱的历史,清朝是使用传统铜钱的最后一个王朝,铸造技术和合金配比上均有所变化。中国币制自宋以来已开始发生变化,其代表是纸币的出现。在明代另一重要变化是银本位制的逐步形成,使传统的铜币逐渐退到辅币的地位。从此,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大宗交易多用银,而小宗交易仍使用铜币,政府也提倡使用白银。但是,清前期的中央货币政策很少涉及白银,其重点集中在铜钱上,如规定银钱比价、改变制钱的重量和成分等。
推荐文章
清前期广西边疆与泛北部湾国家的贸易交往
广西边疆
泛北部湾国家
贸易交往
1644-2004年中国洪涝灾害主周期的变化
中国
洪涝灾害
年代际
世纪尺度
周期
失重秤原理及波动原因分析
失重秤
波动因素
闪速炉
给料螺旋
控制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前期(1644-1734)制钱重量波动原因初探
来源期刊 首都博物馆论丛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银本位 变化 重量 有所 铜币 铜钱 辅币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91
页数 7页 分类号 K24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本位
变化
重量
有所
铜币
铜钱
辅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首都博物馆论丛
年刊
大16开
北京市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