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阐明不同类型反(牙合)冠状面咀嚼模式方法 选取12-35岁109名不同类型反(牙合)和16-30岁22名正常(牙合)个体.根据冠状面切牙点的运动轨迹将咀嚼模式分为8种咀嚼型.反(牙合)患者按反(牙合)的前后向位置和横向位置分组,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类型反(牙合)组与正常(牙合)及各组之间各种咀嚼型发生频率的差异.结果 所有反(牙合)组,正常咀嚼型发生频率明显小于正常(牙合).后牙反(牙合)组,相对前牙反(牙合)组,反向型发生率高(P=0.002),正常型发生率小(P=0.001).当伴随下颌偏斜和或下颌前突,牙弓段反(牙合)时,后牙反(牙合)的反(牙合)侧或下颌偏斜的偏斜侧,反向及反向交叉型比对侧易发生.结论 在冠状面上,后牙反(牙合)组比前牙反(牙合)组呈现出更多的异常咀嚼型,后牙反(牙合)可能是反向及反向交叉咀嚼型的促成因素,尤伴有下颌偏斜,下颌前突及牙弓段反(牙合)时更明显.
推荐文章
正常受试者单侧咀嚼运动中的(牙合)接触模式
咀嚼
牙(牙合)
图像解释,计算机辅助
(牙合)干扰影响可摘局部义齿咀嚼效能的分析
(牙合)干扰
可摘局部义齿
咀嚼效能
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的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的初步评价
牙(牙合),正中
义齿,全口
咀嚼
病人满意度
肌电图仪评价错牙合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后咀嚼肌功能变化
肌电图仪
错牙合畸形
正颌手术
咀嚼肌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类型反(牙合)冠状面咀嚼模式分析
来源期刊 口腔正畸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反(牙合) 咀嚼模式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
字数 33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5760.2007.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简野瑞诚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第一矫正教研室 2 1 1.0 1.0
2 相马邦道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第一矫正教研室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反(牙合)
咀嚼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季刊
1674-5760
11-5797/R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2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84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