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碳纤维增强的壳聚糖内固定棒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将碳纤维增强的壳聚糖内固定棒和纯壳聚糖内固定棒分别埋植于家兔皮下、肌肉内、骨内.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分批定期处死动物,观察植入部位组织反应程度、植入物周围组织学变化.结果:动物手术后一般情况正常,伤口愈合良好,局部无感染、坏死及窦道形成等异常病变出现;组织学检查显示组织结构正常;材料植入初期各组动物可见有中性及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以骨内植入组反应更明显.随植入时间延长,炎症反应明显减弱,但可见少量巨噬细胞.早期形成疏散的纤维包膜,12周以后逐渐经薄而致密,与膜下肌肉组织界限清楚.这些反应与纯壳聚糖内固定棒引起的反应基本上一致.结论:自行研制的碳纤维增强的壳聚糖内固定棒表现出良好组织生物相容性,有可能成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型骨折内固定物.
推荐文章
动物体内青石棉纤维变化特征的显微研究
青石棉
纤维
粉尘
间皮瘤
生物溶解
病变组织
浙江沿岸海域海洋动物体内的石油烃水平
石油烃
海洋动物
浙江沿岸海域
壳聚糖改性活性炭纤维毡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活性炭纤维毡
壳聚糖
含铜废水
吸附
电化学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炭纤维增强壳聚糖内固定棒动物体内埋植试验
来源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C(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壳聚糖 骨折内固定棒 组织相容性 家兔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3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61.2
字数 17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409-B.2007.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孝林 长江大学医学院 53 228 8.0 12.0
2 张道明 长江大学医学院 32 164 8.0 10.0
3 邓德明 长江大学医学院 42 185 8.0 11.0
4 张燕翔 长江大学医学院 47 194 8.0 12.0
5 高林 长江大学医学院 31 118 6.0 9.0
6 涂献玉 长江大学医学院 21 53 4.0 6.0
7 王文英 长江大学医学院 34 206 9.0 12.0
8 马铃 长江大学医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纤维增强壳聚糖
骨折内固定棒
组织相容性
家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