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物权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继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归属和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物权法》在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整套体系完备的物权法律规则,在立法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各个方面,达到了相当完善和成熟的程度。依笔者之见,它有以下四个特点:
推荐文章
习近平: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源泉
人民群众
习近平
力量源泉
政治文化中心
西部贫困地区
沿海发达地区
从政经历
政治生涯
湖泊生态服务受益者分析及生态生产函数构建
湖泊生态系统
最终服务
受益者分析
生态生产函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民群众是《物权法》最大受益者
来源期刊 法律与监督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物权法》 人民群众 受益者 民主法治建设 民事立法 全国人大 中国特色 中国人民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
页数 1页 分类号 D923.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权法》
人民群众
受益者
民主法治建设
民事立法
全国人大
中国特色
中国人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与监督
月刊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金龙路270号
出版文献量(篇)
375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