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了高空、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水文资料和NCEP格点资料,对2005年出现在渭河、汉江流域一次秋季连阴雨中的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总量大,地域集中,洪水汇流快,造成的灾害重;分别是渭河下游、汉江干流1981年和1983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过程.渭河洪水有7大特点,汉江洪水有3个明显特点;次致洪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500 hPa的西风槽、副高、700 hPa及以下的低涡切变;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动力场上的高层辐散、中低层强辐合,使垂直上升运动强烈发展,为致洪暴雨的形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动力条件.
推荐文章
汉江流域一次致洪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汉江上游
致洪暴雨
水汽场
诊断分析
渭河流域一次致洪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滤波分析
低通滤波
中尺度涡旋
中尺度次级环流
低空急流
地面中尺度辐合线
2009年7月珠江流域暴雨致洪成因分析
暴雨致洪
珠江流域
流量
水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5年渭河、汉江流域一次致洪暴雨过程浅析
来源期刊 灾害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致洪暴雨 洪水特点 物理量诊断 渭河 汉江 2005年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1
页数 4页 分类号 P426.62
字数 35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11X.2007.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旭仙 1 10 1.0 1.0
2 武麦凤 2 29 2.0 2.0
3 吕俊杰 1 10 1.0 1.0
4 许伟峰 1 10 1.0 1.0
5 王晓平 1 10 1.0 1.0
6 安中浩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02)
二级引证文献  (9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致洪暴雨
洪水特点
物理量诊断
渭河
汉江
2005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灾害学
季刊
1000-811X
61-1097/P
大16开
西安市边家村水文巷4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5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