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气象与减灾研究       
摘要:
利用天气图、T213物理量场以及相关实况资料,综合分析了2005年11月8-11日江西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和行星尺度环流背景.分析结果表明,副高异常偏强且位置适中,孟加拉湾低槽偏强,中高纬度"双阻"形势以及东北冷涡异常偏强,导致了这次超历史强度的连续暴雨过程;高空低槽、西南气流、低层切变、地面倒槽和静止锋是主要天气系统;暴雨区始终集中在急流以北风速辐合最大处和地面静止锋的北侧.通过对物理量的比较分析发现,此次过程的热力条件和水汽条件均低于汛期,但动力抬升条件则明显强于汛期.
推荐文章
2005年一次东北低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区域暴雨
物理量
卫星
雷达
诊断分析
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对流性降水
地面暖锋
暴雨
一次局地对流性秋季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秋季暴雨
物理量场诊断
不稳定能量
回波分析
一次典型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副热带高压(副高)
切变
暴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5年江西一次秋季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与减灾研究 学科
关键词 秋季暴雨 环流特征 天气系统 物理量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P45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033.2007.02.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7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秋季暴雨
环流特征
天气系统
物理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与减灾研究
季刊
1007-9033
36-1290/P
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