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预测在治疗药物监测中需要避免的、只能提供很少信息的"最小信息采样点"的方法.方法 进行了一系列基于一室开放模型的仿真, 并且通过比较不同采样方案中预测参数效果的差异来验证建立的预测最小信息采样点的方法是否合理.我们比较了每种采样方案中各个参数的预测值和真实值(仿真值), 通过两者的接近程度来评价该采样方案,预测值和真实值越接近说明通过该方案采样获得的信息量越大,这个采样方案越合理.结果 在预测的最小信息采样点附近的时间点采样,将会得到准确度和精确度均不佳的参数预测值.此外,还考查了预测的最小信息采样点和参数之间的关系.计算了一些典型情况下的最小信息采样点,并通过作图,了解它们与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在本文研究的例子中,清除率可预测出一个最小信息采样点而表观分布容积和吸收速率常数各有两个.并且还发现最小信息采样点的预测值随表观分布容积的增大或者清除率和吸收速率常数的减小而增大.结论 在实际的治疗药物监测中,可以根据按照本文所描述的方法预测出的最小信息采样点设计更加合理的采样方案.
推荐文章
伏立康唑群体药动学研究及其在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进展
伏立康唑
群体药动学
个体化给药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中国成年患者利奈唑胺治疗群体药动学研究
Kinetica
利奈唑胺
群体药动学
新药研发中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研究的一般考虑
新药研发
定量药理学
群体药动学
药效学
量效关系
专家共识
儿童药动学试验设计的样本量与采样点数的模拟探索
儿童
药动学试验
群体药代动力学
稀疏采样
奥司他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治疗药物监测中基于群体药动学模型设计采样方案的仿真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学(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治疗药物监测 采样方案 最小信息采样点 群体药动学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251
页数 11页 分类号 R94
字数 2115字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 228 1026 15.0 22.0
2 崔一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 258 1123 17.0 22.0
3 卢炜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 84 367 11.0 16.0
7 张扬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 52 223 8.0 11.0
8 张相林 中日友好医院药剂部 125 361 9.0 15.0
9 刘晓 中日友好医院药剂部 38 108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治疗药物监测
采样方案
最小信息采样点
群体药动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学(英文版)
月刊
1003-1057
11-286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92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6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9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