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对矮牡丹、杨山牡丹、紫斑牡丹三种七品种的花药壁层的发育、结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三类群牡丹花药壁层结构具有许多共同特征: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药壁结构属双子叶型,由6~8层细胞构成,由外向内依次由表皮、药室内壁(1层)、中层(3~4层)和绒毡层(1~2)组成.腺质绒毡层,矮牡丹两品种中绒毡层有变形现象.外1~3层中层在成熟花药中宿存并与药室内壁同步发育出纤维素壁加厚.我们同时也观察到了三种七品种牡丹花药壁发生的特有方式,即它们的绒毡层均起源于初生造孢组织.根据以上特征我们讨论了芍药科生殖过程的特殊性,系统演化的原始性和孤立性,以及其花药壁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
推荐文章
三类测风传感器的原理及性能比较
测风传感器
热线
超声波
固态正交
性能比较
牡丹花药诱导愈伤组织
牡丹
花药
愈伤组织诱导
诱导率
三类随机分形结构下干土壤有效热导率的介观研究
多孔介质
分形
热导率
热传导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热探针
三类8p阶群上的2度Cayley有向图的正规性
Cayley有向图
正规性
连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牡丹三类群花药壁发育及结构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杨山牡丹 矮牡丹 紫斑牡丹 花药壁 发育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4.4
字数 43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542.2007.0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乐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16 4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杨山牡丹
矮牡丹
紫斑牡丹
花药壁
发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1-7542
63-1017/N
大16开
青海西宁五四西路38号
56-1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7
总下载数(次)
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