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常规CO2驱存在气源、输送、腐蚀等问题,对自生CO2驱油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自生CO2驱油机理,在考虑反应速度、经济因素的基础上,筛选出自生CO2体系,对优选出的体系进行原油膨胀、降黏效果评价实验,并利用微观模型和物理模型研究了其驱油机理和效果.实验表明,自生CO2驱油技术在低温时应选用双液法体系,高温选用单液法体系;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该技术能够使模拟原油膨胀10%~32.5%,油越稠效果越好;可使原油黏度降低38.1%~57.2%;在水驱后能够提高填砂模型采收率6.4~15.5个百分点,双液法效果好于单液法.室内实验和先导性试验表明,自生CO2驱油具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技术.
推荐文章
CO2驱油实验研究
CO2驱
泡点压力
细管实验
最小混相压力
美国CO2驱油技术应用及启示
CO2驱油
混相驱
非混相驱
气驱
提高采收率
水驱油藏转注CO2驱油参数优化与效果评价
水驱油藏
CO2驱
注采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设计
效果评价
pH值响应性液流转向剂对自生CO2调驱效果优化研究与应用
自生CO2
渤海油田
多轮次
液流转向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生CO2驱油技术体系及驱油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自生CO2 驱油机理 驱油效果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提高采收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45
字数 32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7.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丹 2 16 1.0 2.0
2 蒲万芬 155 1526 20.0 29.0
3 徐晓峰 中石化西南局川西采输处 1 16 1.0 1.0
4 曹建 3 3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9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生CO2
驱油机理
驱油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0-7393
13-1072/TE
大16开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0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