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有机硅的低表面能和硅氧烷的长链大分子结构,难以被乳化剂乳化而进入胶束,有机硅和丙烯酸单体的共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以丙烯酸酯、乙烯基硅油为主要原料,以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采用连续滴加法,制备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硅丙乳液).论述了聚合工艺,利用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方法对乳液及其涂膜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这种合成工艺简便、经济、产率高;乳液尺寸分布窄,各项性能优异;其涂层无色透明、附着力好,并有较强的耐水性(吸水性4.8%).
推荐文章
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的工业合成新工艺
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
工业合成新工艺
复合催化剂
循环利用
硅-丙共聚物纳米乳液的合成条件优化
硅-丙共聚物
微胶乳
合成
正交实验
合成水性涂料印花粘合剂的新材料和新工艺
涂料印花
粘合剂
新材料
新工艺
氟丙嘧草酯的合成新工艺
氟丙嘧草酯
2-氯-5-硝基苯甲酸甲酯
除草剂
药物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丙乳液的合成新工艺及其性能表征
来源期刊 化学与黏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乙烯基硅油 乳液聚合 接枝共聚 硅丙乳液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7-2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632.4
字数 37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017.2007.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声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21 177 9.0 12.0
2 刘玉欣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4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7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烯基硅油
乳液聚合
接枝共聚
硅丙乳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与粘合
双月刊
1001-0017
23-1224/TQ
大16开
哈尔滨市中山路164号
14-113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7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48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