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用BMP7修饰前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羊股骨缺损效果的差异,探讨用组织工程与基因工程相结合的方法修复长骨缺损,为临床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分别用含有地塞米松(10~8 M,Sigma)、β-磷酸甘油钠(10 mM,Sigma)的DMEM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组1,n=7)和Adeno-BMP7转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组2,n=7)与珊瑚复合,再分别用于修复股骨缺损,通过不同时间点的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和灰度分析来评价骨缺损的程度.结果 组1 X片显示4月前新生骨密度逐渐增高;八月时,骨缺损处新生骨转化为新生皮质骨.组2X片显示在3月前就有大量新生骨形成,新生皮质骨形成时间明显早于组1.由于组2新生骨形成的体积较大,X片灰度分析与组1相比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方法都能修复羊股骨缺损.BMP7局部基因转染的方法有利于骨组织再生.
推荐文章
BMP7腺病毒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的影响
重组腺病毒
骨形成蛋白7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移植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股骨缺损
骨缺损
移植,同种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移植
干细胞移植和BMP2基因治疗修复骨损伤和坏死的实验研究
骨损伤
骨坏死
干细胞
基因治疗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髓基质干细胞与骨缺损的修复
骨髓基质干细胞
修复
骨缺损
种子细胞
支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MP7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羊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形成蛋白7 腺病毒 组织工程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Q813.1+2
字数 34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07.02.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形成蛋白7
腺病毒
组织工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双月刊
1673-0364
31-1946/R
大16开
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4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