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线性回归和正交回归方法,利用中国地震台网1983-2004年的观测资料,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测定的地方性震级ML、面波震级MS与MS7、长周期体波震级mB、短周期体波震级mb进行对比,给出了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不同的震级标度反映了地震波在不同周期范围内辐射地震波能量的大小,因此对于不同大小的地震,使用不同的震级标度更能客观地描述地震的大小.当震中距小于1 000 km时,用地方性震级ML可以较好地测定近震的震级.当地震的震级M<4.5时,各种震级标度之间相差不大.当4.5<M<6.0时,mB>MS,MS标度低估了较小地震的震级,因此用mB可以较好地测定较小地震的震级.当M>6.0时,MS>mB>mb,mB与mb标度均低估了较大地震的震级,用MS可以较好地测定出较大地震(6.0<M<8.5)的震级.当M>8.5时,MS出现饱和现象,不能正确地反映大地震的大小;②在我国境内,当震中距<1 000 km时,ML与区域面波震级MS基本一致,在实际应用中无需对它们进行震级的换算;③虽然MS与MS7同为面波震级,但由于所使用的仪器和计算公式不同,MS比MS7系统地偏高0.2~0.3级;④对于长周期体波震级mB和短周期体波震级mb,虽然使用的计算公式相同,但由于使用的地震波周期不同,对于mB=4.0左右的地震,mB与mb几乎相等,而对于mB≥4.5的地震,则mB>mb.
推荐文章
云南地震台网与中国地震台网、美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的对比
面波震级
矩震级
云南地震台网
中国地震台网
美国地震台网
福建和台湾地震台网测定地震震级差异研究
地震台网
震级偏差
联合观测
福建
台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地震台网震级的对比
来源期刊 地震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方性震级 面波震级 体波震级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7-47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315.3
字数 60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782.2007.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运泰 76 2318 25.0 47.0
2 徐志国 18 140 6.0 11.0
3 杨辉 22 260 6.0 16.0
4 刘瑞丰 52 627 12.0 24.0
8 任枭 18 279 8.0 16.0
9 孙丽 12 90 4.0 9.0
10 梁建宏 20 419 6.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45)
二级引证文献  (190)
193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4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195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2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3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5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9(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方性震级
面波震级
体波震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学报
双月刊
0253-3782
11-2021/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北京8116信箱)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97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