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H2O2为氧化剂对碳纳米管表面的疏水性进行改性研究,通过碳纳米管失重率和碳纳米管表面红外光谱分析表征分别考察了H2O2的浓度和氧化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2O2溶液浓度的提高和氧化时间的延长,碳纳米管的失重率呈上升趋势,但碳纳米管表面的亲水基团却是在H2O2溶液浓度为0.45 mol·L-1、氧化时间为2 h时为最多.我们认为碳纳米管表面的氧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碳纳米管表面的侵蚀阶段、亲水基团的引入阶段和分解阶段.碳纳米管表面的氧化过程实际上就是这三个阶段循环往复进行的过程.H2O2能有效地改变碳纳米管表面的疏水性,使其作为催化剂载体使用时发挥更好的功能.
推荐文章
Fe2+/H2O2体系内各种自由基在氧化NO中的作用
Fe2+/H2O2体系
自由基
无效分解
NO
碳纳米管改性对Au/CeO2催化剂乙醇部分氧化制氢的影响
碳纳米管
Au/CeO2催化剂
乙醇部分氧化
制氢
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铂修饰电极及电催化氧化H2O2的研究
纳米铂颗粒
碳纳米管
电催化氧化
过氧化氢
抗坏血酸对Fe2+/H2O2体系氧化NO的促进作用
Fe2+/H2O2体系
抗坏血酸
羟基自由基
氧化
一氧化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2O2氧化作用对碳纳米管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疏水性 改性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5,1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7.11
字数 27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0456.2007.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敏炜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7 271 6.0 15.0
2 姚彦红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 74 5.0 8.0
3 查少华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5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纳米管
疏水性
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季刊
1006-0456
36-1194/T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期刊社
44-38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73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