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浙江省枸杞岛马尾藻场为研究海域,通过铜藻对无机磷、硅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吸收实验,初步分析了铜藻在80 h内同时对这几种无机盐吸收速率的随时间变化情况:无机磷吸收速率呈指数衰减,硅酸盐吸收速率呈线性减少,亚硝酸盐吸收速率在实验初期受到抑制而后呈对数增加,氨氮作为优先氮源被吸收;通过不同生物量铜藻对不同初始浓度硅酸盐的吸收实验,分析了24 h内和10 d内硅酸盐浓度变动规律以及硅酸盐消失速率和铜藻对硅酸盐吸收速率的波动:10 d内海水中硅酸盐浓度变化与硅酸盐初始浓度相关,与铜藻生物量无关;海水中硅酸盐消失速率波动的剧烈程度与铜藻生物量和硅酸盐初始浓度相关.
推荐文章
无机盐熔渗多孔陶瓷的熔渗动力学分析
熔渗
多孔陶瓷体
熔融无机盐
复合储能材料
超临界CO2中SBA-15对无机盐吸附的动力学
超临界CO2
吸附
无机盐
SBA-15
动力学
不同无机氮条件下一种硅藻的氮吸收动力学及模型预测分析
铵态氮
硝态氮
氮吸收动力学
铵氮抑制效应
模型
米氏凯伦藻生长对磷的响应及其吸收动力学研究
米氏凯伦藻
无机磷
生长
吸收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藻对几种无机盐的吸收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铜藻 无机盐 吸收 浓度变化 消失速率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3-579
页数 7页 分类号 S912
字数 46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271.2007.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守宇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22 907 15.0 22.0
2 孙宏超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2 6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79)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藻
无机盐
吸收
浓度变化
消失速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4-7271
31-2024/S
大16开
上海市军工路334号
4-60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2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84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