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白鹿溪位于大巴山腹地、大宁河与堵河分水岭西侧,气候环境属秦巴山区暴雨中心东南边缘,流域内固体碎屑物质充分、储量巨大,历史上曾多次爆发泥石流.调查发现,白鹿溪泥石流沟由多条支沟组成,其中杨家湾是规模、危险性和破坏性最大的支沟.支沟是高频小规模泥石流沟,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爆发相当规模的大型泥石流.主沟是低频大规模泥石流沟,主沟大规模泥石流的爆发是支沟大规模泥石流诱发的;白鹿一带的泥石流堆积体是历次泥石流爆发形成的复合堆积体.区内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日趋强烈,白鹿溪存在再次爆发泥石流的环境地质条件,可直接威胁到白鹿镇及下游大宁河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推荐文章
西南某泥石流沟泥石流发生率的研究
西南地区某泥石流
泥石流
降雨条件
粒度
发生率
高家沟泥石流和深溪沟泥石流灾害特征
泥石流
山洪
沟床比降
沟道起动
汶川地震灾区
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探析
蒋家沟
泥石流
成因
防治措施
单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评价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巫溪白鹿溪泥石流沟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泥石流 稳定性 白鹿溪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灾害地质及工程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1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84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701.2007.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旭兵 11 83 6.0 8.0
2 彭轩明 16 153 8.0 12.0
3 陈立德 14 105 6.0 10.0
4 陈州丰 7 44 4.0 6.0
5 金维群 5 7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石流
稳定性
白鹿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季刊
1007-3701
42-1417/P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大道69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6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