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有关弯道水流及其河道演变特性的研究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引入了在直线段和单一曲率圆弯道间插入曲率渐变的过渡段这一新的弯道型式,舒缓水流冲击力和离心力作用,以减轻水流对河床及堤身、堤脚的冲蚀破坏.作者首先对这一弯道和圆弯道的水流流速、副流强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的计算和比较;又通过变换床沙、流量及放水时间,进行了24组合的动床试验;最后,通过整理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对插有缓变曲线的弯道的减蚀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插有缓变曲线的弯道可以减轻水流对两岸堤身和堤脚的冲蚀破坏;在弯道同一横断上的最大冲深与沙洲波高的比值最终稳定在0.58.
推荐文章
缓变曲线改善120°弯道水沙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
弯道
缓变曲线
二次流
水沙运动
数值模拟
MIKE 3
二维河道冲刷数学模型在河道冲刷物理模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二维河道冲刷数学模型
河道冲刷物理模型试验
不同断面整治设计
冲刷深度分析
弯道流速与路基冲刷深度关系研究
垂线平均流速
加权方法
断面输沙量
黄河下游河道横断面变化特点及对弯道的影响
弯道曲率
冲淤变化
横断面形态
河道
黄河下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缓变弯道河道冲刷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水力发电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缓变曲线 弯道 弯道副流 河道演变 冲刷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3,9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V147+.3
字数 36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243.2007.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宁利中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78 476 11.0 19.0
2 魏炳乾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51 223 9.0 13.0
3 孙小军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9 69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流泥沙工程学
缓变曲线
弯道
弯道副流
河道演变
冲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力发电学报
月刊
1003-1243
11-2241/TV
小16开
中国北京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6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71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