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九孔鲍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鲍养殖品种,研究它的精卵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通过使用过氧化氢、利血平、绒促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孕酮等5种药物,分别配制不同浓度梯度,对壳长6.0~8.0 cm,体重约17.0~25.0 g的九孔鲍亲鲍个体注射0.02 ml溶液,以研究其催产效果.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的效果最好,利血平次之,绒促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和孕酮3种药物在这次的试验浓度中都没有明显效果.设定的4个过氧化氢浓度:4.98×10-6 ml/只、3.73×10-6 ml/只、2.49×10-6 ml/只和1.24×10-6 ml/只,均可使雌、雄亲鲍较快地排放出精卵;尤其以4.98×10-6 ml/只的浓度催产效果最好,不仅效应时间短,而且雌、雄鲍排放率高.试验中的5种药物及浓度未见对亲鲍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推荐文章
饥饿胁迫对九孔鲍免疫防御因子的影响
九孔鲍
饥饿胁迫
免疫应答
抗感染力
副溶血弧菌
九孔鲍苗种培育期间"脱板症"预防探讨
九孔鲍
脱板症
光照强度
亲鲍
担轮幼虫
九孔鲍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
遗传多样性
RAPD
遗传分化
养殖种群
九孔鲍MSTN基因cSNP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九孔鲍
MSTN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5种化学物质诱导九孔鲍精卵排放的效果比较
来源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九孔鲍 过氧化氢 利血平 绒促激素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 孕酮 精卵排放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3
页数 7页 分类号 S968.31
字数 45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075.2007.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正凛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26 159 8.0 10.0
2 胡家财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14 159 8.0 12.0
3 关瑞章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62 579 14.0 20.0
4 陈晓凤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11 48 3.0 6.0
5 刘兴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九孔鲍
过氧化氢
利血平
绒促激素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
孕酮
精卵排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渔业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0-7075
37-1466/S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106号(黄海水产研究所)
24-15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67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