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并用血管内超声(IVUS)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健康小型猪9头,在左前降支中段植入金属裸支架[支架/血管直径=(1.1~1.2)/1.0],术后第28天复查造影、IVUS,并行组织形态学检查观察再狭窄情况.结果 4头猪在支架植入2 h内死亡,5头猪完成实验后复查,定量冠脉造影(QCA)示支架植入后血管直径为(2.90±0.26)mm,比植入前基础血管直径[(2.52±0.31) mm]明显增大(P=0.001);随访期血管直径[(1.20±0.77)mm]较植入后血管直径明显减小(P=0.002),直径狭窄百分比为(60.2±23.5)%,支架内再狭窄率为60%.组织形态学检查示管腔面积与支架内面积相比明显减小[(1.29±1.02)mm2 vs(6.04±1.21)mm2,P<0.01],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为(77.9±19.7)%.IVUS检查结果类似[管腔面积(1.67±1.17)mm2 vs(5.85±0.94)mm2,P<0.01],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为(71.0±23.3)%.两种检查手段测得的支架内面积、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和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IVUS检查可作为猪冠脉再狭窄模型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价手段.
推荐文章
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重构
心血管系统
超声检查
冠状动脉疾病
腔内斑块强度对血管内超声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研究
冠状动脉狭窄
腔内斑块
血管内超声
诊断
准确性
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弥漫长病变的诊断价值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弥漫长病变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的建立和血管内超声评价
来源期刊 现代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模型 血管再狭窄 血管内超声 新生内膜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2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4|R363
字数 28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562.2007.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成兴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 57 360 11.0 15.0
2 冯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 106 584 13.0 16.0
3 马根山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 225 1033 14.0 20.0
4 王积慧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 6 33 4.0 5.0
5 丁澍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22 56 4.0 5.0
6 陈立娟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 16 76 5.0 8.0
7 刘孝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模型
血管再狭窄
血管内超声
新生内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医学
双月刊
1671-7562
32-1659/R
大16开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28-69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9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2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