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扎莱诺尔褐煤焦m(C)/m(H)、密度、碳结构、总比表面、矿物质分布以及反应性等特性与制焦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制焦温度的升高,焦的m(C)/m(H)、密度单调上升,焦中碳结构未出现明显的变化,而总比表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其中矿物质分布、聚集状态以及化学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随制焦温度的升高,焦的燃烧活性以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单调下降.
推荐文章
高温下制焦温度对煤焦气化活性的影响
制焦温度
气化活性
灰熔点
热解温度对无烟煤焦微观结构和脱硝特性的影响
煤燃烧
热解
拉曼光谱
脱硝
反应动力学
制焦温度和停留时间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制焦
气化
反应性
不等温热重
扫描电镜
不同制焦条件下煤焦的介电特性研究
煤种
煤焦
介电特性
测试频率
制焦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制焦温度对煤焦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制焦温度 煤焦特性 矿物质 焦反应性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051.13
字数 24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080.2007.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子彬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工艺研究所 106 1618 21.0 34.0
2 唐黎华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工艺研究所 40 822 17.0 28.0
3 倪燕慧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工艺研究所 27 370 12.0 18.0
4 朱学栋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工艺研究所 54 679 15.0 24.0
5 胡思飞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工艺研究所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制焦温度
煤焦特性
矿物质
焦反应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3080
31-1691/TQ
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38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14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