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数据三维示踪大脑白质纤维束.方法 对18名健康自愿者使用弥散加权-回波平面成像(DW-EPI)序列进行头部DTI检查.输出DICOM格式的DTI图像数据并根据已知的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学知识,选取起始区、目标区、回避区,使用Diffusion Tensor VisualizerⅡ软件进行脑白质纤维束示踪三维重建.结果 大脑的连合系、联络系和投射系的各种脑白质纤维束的结构和其在三维空间的走行可在每例实验对象的三维示踪结果显示,与解剖学所描述相对比基本一致.结论 使用三维脑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可以在活体立体直观地显示大脑的各种脑白质纤维束.不仅可以用于解剖学教学,还对临床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科学研究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白质
脑肿瘤
利用扩散原理的体内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
磁共振成像
扩散
张量
纤维示踪
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示踪技术显像弓形束及术中弓形束导航的可行性分析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示踪技术
弓形束
神经导航
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白质
脑肿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维脑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
来源期刊 解剖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 端脑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20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3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770.2007.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 88 657 14.0 18.0
2 胡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 30 144 7.0 9.0
3 卢广文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工程学院 41 151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
端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学研究
双月刊
1671-0770
44-148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北校区
46-26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0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