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煤系地层中发育的优质储层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优质储层主要受层序界面、有利沉积相带、有机酸性水的溶蚀作用等因素控制.一般来说,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三级层序的中下部、三角洲平原或前缘多期分流河道叠置的部位.它们在有机酸性水大量形成时期保留了较多的原生孔隙,酸性水容易进入并溶解其中易溶的碎屑颗粒,产生大量次生溶蚀孔隙,从而形成相对优质的有效储集层.因此,优质储层纵向上与不整合面或层序界面密切相关;平面上受沉积有利相带或断裂带的控制.
推荐文章
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
页岩气
储集层
溶蚀孔隙
有机孔隙
裂缝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关键地质因素
克拉2气田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库车坳陷
克拉2气田
白垩纪
储集层
特征
优质储层
发育
控制
机理
川西坳陷须二段层序地层特征及储层预测
晚三叠世
储集层
地震解释
地层层序
四川盆地
西
TB地区地层应力与储层有效性关系研究
储层评价
有效地层应力
地层水平主应力
优质储层
储层有效地层应力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系地层中储层基本特征与优质储层的形成与分布
来源期刊 沉积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优质储层 煤系地层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储层沉积成岩作用研究与油气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1-89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8.130.2+1|TE122.2+3
字数 46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07.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家裕 42 2386 25.0 42.0
2 杨晓萍 16 679 13.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00)
二级引证文献  (214)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7(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8(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9(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2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优质储层
煤系地层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54-4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2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