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摘要:
以TiO2和碳黑为主要原料,NaCl为卤化剂,NiCl2粉作催化剂,N2为保护气氛,采用碳热还原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Ti(C,N)晶须.用X-Ray衍射仪研究合成温度对样品的相组成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形貌,并检测粉末中的残留碳、氧含量.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样品的相组成、形貌及游离碳和氧含量有重要影响.在1 200℃下主要发生TiO2与碳黑、氮气间的直接还原反应形成TiN,粉末中游离碳和氧含量分别为22.54%和19.82%,合成粉末由大量颗粒组成;温度升高至1 400℃时,粉末由Ti(C,N)和Ni两相组成,游离碳和氧含量分别降低至0.57%和0.38%,样品成为少量的颗粒与大量晶须组成的混合物,晶须长度在15~30 μm之间,直径约1 μm;晶须表面光滑.
推荐文章
合成温度对碳热还原法合成碳化硅晶须形貌的影响
碳热还原
SiC晶须
合成温度
生长机理
煅烧和除碳温度对氮化硼晶须的影响
氮化硼晶须
煅烧
除碳工艺
SiC晶须增韧Ti(C,N)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Ti(C,N)基金属陶瓷
SiC晶须
力学性能
增韧机制
催化剂、温度和保护气体对微硅粉合成碳化硅晶须的影响
微硅粉
碳热还原反应
碳化硅晶须
生长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对碳热还原合成Ti(C,N)晶须的影响
来源期刊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
关键词 碳氮化钛 碳热还原 晶须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F12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224.2007.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顺华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70 613 14.0 20.0
2 李春香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14 45 4.0 5.0
3 邹仕民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77 5.0 8.0
4 谢湛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9 67 5.0 8.0
5 蔡志勇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31 227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氮化钛
碳热还原
晶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双月刊
1673-0224
43-1448/TF
大16开
199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9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76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