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技术在腹部静脉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具有完整资料的16例病例,先行常规MRI检查,随后经静脉注射Gd-DTPA 20-30 mL后连续三次行3D CE-MRA采集数据,对静脉系统原始图像进行MIP重建.主要观察指标为下腔静脉、脾静脉、肝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形态变化.结果 16例患者中,门腔静脉正常者9例,3D CE-MRA清晰显示下腔静脉、肝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结构;门静脉高压3例,示脾静脉增宽迂曲,门静脉主干增宽及明显侧支循环形成;2例布加氏综合征;1例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门静脉海绵样改变.结论 3D CE-MRA是一种安全、敏感性高的血管造影技术,可提高腹部静脉系统疾病的术前诊断.
推荐文章
3D CE-MRA技术在骶前区血管显像中的应用
骶前区血管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 CE-MRA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糖尿病
下肢动脉疾病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
三维对比增强
3D-TOF-MRA与CE-MRA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随访中的比较
颅内动脉瘤支架
支架辅助弹簧圈
MR血管造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D CE-MRA在评价腹部静脉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对比增强 门静脉 下腔静脉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5-366,38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5.2|R572
字数 19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817.2007.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林 山西省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 16 2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对比增强
门静脉
下腔静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双月刊
1009-6817
14-1281/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9信箱
22-19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5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