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测井技术       
摘要:
核磁共振(NMR)测井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它提供的地层信息的丰富性,远多于其他任何单项测井方法.对于复杂岩性、特殊岩性,它常常是少数几种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束缚水引起的低电阻率油气藏,它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提供比较合理的地层渗透率的测井方法;对于深部气层,当天然气孔隙体积比较大时,它的显示十分明显;在稠油以及水淹层,有一定的经验关系存在;对原油黏度以及毛管压力曲线等信息也有较好的反映,等等.由于或是使用条件的不适应,或是使用方法的不恰当,或是技术本身的不完善,NMR应用也存在或出现过不少问题.它求出的孔隙度时常偏低,有时也偏高;求出的束缚水对地区或地层的依赖性比较强;求出的渗透率还没有得到油藏专家的广泛应用;在流体识别方面还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等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提高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应用效果,挖掘其应用潜力等都有重要意义.试图从实际效果和技术适应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国核磁共振测井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正确应用.
推荐文章
随钻核磁共振测井的特殊问题与应用实例
随钻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
关键技术
探头
发展
核磁共振测井与核磁共振录井对比分析
核磁共振
测井
录井
孔隙度
渗透率
核磁共振测井数据格式分析
核磁共振测井
采集模式
测井数据格式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
二维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内部磁场梯度
顺磁物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核磁共振测井应用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来源期刊 测井技术 学科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孔隙度 渗透率 束缚水 流体识别 应用经验 综述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1-407
页数 7页 分类号 O482.532|TE1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338.2007.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立志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重点实验室 52 782 14.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6)
同被引文献  (237)
二级引证文献  (357)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30)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2(26)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3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4(4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5(5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6(6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5)
2017(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8(5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4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20(3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测井
孔隙度
渗透率
束缚水
流体识别
应用经验
综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井技术
双月刊
1004-1338
61-1223/TE
大16开
197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