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警察就在刑事调查中使用DNA分析,如今他们又有了打击犯罪的新武器:刑事DNA数据库.可是,在这个人权至上的时代,人们除了关心如何有效地打击罪犯之外,对刑事DNA数据在采集、储藏与使用中的隐私权保护也颇为用心.笔者以为,要解除民众对DNA数据库的担忧,法律必须对DNA样本的保留时间、DNA检体的使用目的及DNA数据的使用对象规范清楚.
推荐文章
论大数据下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大数据
金融隐私权
公共行政
论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中的现实问题
隐私权
法律保护
知情权
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
电子商务
消费者
隐私权
侵权责任
法律保护
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权保护探讨
个人隐私权
网络隐私权
道德约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刑事DNA数据库的基因隐私权保护
来源期刊 中国司法鉴定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刑事DNA数据库 基因 隐私权保护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DF794.3
字数 61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07.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格屏 61 167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刑事DNA数据库
基因
隐私权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司法鉴定
双月刊
1671-2072
31-1863/N
大16开
上海市光复西路1347号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8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