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谐社会要求政治系统的均衡,要求以民主政治制度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导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根基在于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宪政维持均衡的政治系统,推动实现政治和谐,奠定了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宪政有助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宪政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维持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社会主义宪政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制度保障.
推荐文章
政治生态环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建设
政治生态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整体合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涵解析
和谐社会
内涵
解析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和谐社会
社会事业
矛盾
和谐文化
民生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浅析
邓小平
和谐社会
思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根基
来源期刊 理论与现代化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宪政 政治制度根基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政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D616
字数 82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502.2007.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春丽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6 262 7.0 15.0
2 李捷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46 259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宪政
政治制度根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理论与现代化
双月刊
1003-1502
12-1166/C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52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4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