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长江中游荆江洞庭湖区的防洪工程体系包括三峡水库以及分散的多个分蓄洪区,它们在不同类型来流情况下可能显示出不同的运用特点和效果.以1%设计标准的洪水为讨论前提,采用洪水调度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种来流情况下的工程效果.其结果显示: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避免了荆江分蓄洪区的启用,将荆江段的超额洪量转移到水库进行调蓄;尽管不同类型洪水条件下各分蓄洪区运用情况不尽一致,但有、无三峡水库条件下,城陵矶附近总分洪量变化不大,分洪后的洪峰水位也变化不大.
推荐文章
长江中游洪水沉积特征与标志初步研究
长江中游
洪水沉积特征
洪积楔状体
长江中游防洪问题与对策
防洪调度
防洪库容
汛限水位
防洪形势
三峡水库
长江中游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模型研究
防洪工程体系
溃堤洪水
减灾效益计算模型
二维非恒定流模型
洪水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
经济损失
洪泛区
指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中游洪水调度研究(Ⅲ):防洪工程体系效果浅析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防洪 三峡水库 分蓄洪区 长江中游
年,卷(期) 2007,(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5-610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882.2
字数 38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07.23.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云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3 174 7.0 12.0
2 孙昭华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83 812 16.0 24.0
3 李义天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64 1978 24.0 3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防洪
三峡水库
分蓄洪区
长江中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