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显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eulatus)光感受器由11个小网膜细胞组成.其中,4个小网膜细胞组成了感光部分的远端,另外的7个小网膜细胞组成了感光部分的近端,并成为感光系统的主体.在黎明、正午、黄昏和夜晚4个时间点观察到,其小网膜细胞的结构随昼夜光周期发生节律性的变化.特别以感光部位-感杆束的面积和结构的变化最为明显.另外,在小网膜细胞中的板膜体、膜下储泡囊、色素颗粒等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也随光周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光感受器的结构变化与光照有关.
推荐文章
暗适应和光适应时三疣梭子蟹光感受器超微结构的比较
三疣梭子蟹
复眼
超微结构
暗适应
光适应
三疣梭子蟹蜕皮周期中MIH基因mRNA水平与蜕皮激素浓度变化
三疣梭子蟹
蜕皮周期
蜕皮抑制激素
实时荧光定量PCR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三疣梭子蟹FAMeT基因克隆及其在蜕皮周期中的表达水平
三疣梭子蟹
法尼酸甲基转移酶
克隆
蜕皮周期
表达水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疣梭子蟹光感受器超微结构在昼夜光周期中的变化
来源期刊 水产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光感受器 超微结构 光周期
年,卷(期) 2007,(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917
字数 26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615.2007.z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盛春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8 197 9.0 13.0
3 顾福康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8 713 15.0 22.0
4 罗永婷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2 94 6.0 9.0
7 章骏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 63 4.0 7.0
9 袁维佳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0 215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疣梭子蟹
光感受器
超微结构
光周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产学报
月刊
1000-0615
31-1283/S
大16开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4-29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5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0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