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碳纤维薄板(CFL)增强RC梁中,加固后构件的疲劳寿命受到被加固结构本身性能、加固材料性能以及荷载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加固效果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加固后疲劳寿命难以显式表达.本文采用AFN法预测加固梁的疲劳寿命: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对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用模糊聚类法(Fuzzy clustering)确定训练样本; 运用神经网络方法(Neural network),建立疲劳寿命隐函数关系式,从而预测CFL加固梁抗弯疲劳寿命.以疲劳试验数据为样本,用层次分析法选取最大荷载、CFL的应力水平、初始挠度、循环次数为200时跨中挠度的试验数据作为疲劳寿命隐函数的随机变量输入单元,以CFL加固梁的抗弯疲劳寿命作为输出单元.通过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AFN法预测CFL增强RC梁抗弯疲劳寿命的合理性.
推荐文章
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疲劳性能试验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钢筋混凝土梁
疲劳性能
抗弯
断裂破坏
碳纤维布加固梁抗弯荷载试验研究
碳纤维
加固
试验
承载力
碳纤维格栅混凝土抗弯性能研究
混凝土
纤维格栅
抗弯性能
增强机理
碳纤维薄板增强RC梁的温度应力分析
碳纤维薄板
钢筋混凝土梁
温度应力
热膨胀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测碳纤维薄板增强RC梁抗弯疲劳寿命的AFN法
来源期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AFN法 疲劳寿命 碳纤维薄板 RC梁 神经网络 层次分析(AHP) 模糊聚类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O346.2|U441
字数 34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029.2007.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培彦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115 1066 18.0 26.0
2 邓军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33 284 10.0 15.0
3 彭可可 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5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FN法
疲劳寿命
碳纤维薄板
RC梁
神经网络
层次分析(AHP)
模糊聚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1672-7029
43-1423/U
大16开
长沙市韶山南路22号
42-5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3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687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