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单一的常规测井方法识别裂缝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分析各种测井信息,以总结出常规测井对储层裂缝的响应特征.根据岩心观察和常规测井曲线的资料对比可以发现,层系储层裂缝的存在使储层电性响应特征之间有明显幅度差,可以根据这种幅度差建立与裂缝密度之间的一定关系,而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计算地层的裂缝密度.
推荐文章
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测井解释
低渗透砂岩
孔隙结构
毛细管压力曲线
变异系数
储层分类
裂缝-孔洞型储层测井流体识别新方法
测井解释
裂缝-孔洞型储层
自然伽马测井
声波测井
流体识别图版
储层构型单元测井识别方法探讨
储层构型单元
测井资料
均值聚类
Fisher判别
自动识别
剩余油
储层裂缝的测井识别及其地质建模研究
测井解释
储层裂缝
协克里金
随机建模
模型优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裂缝性储层的常规测井识别方法
来源期刊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常规测井 低孔、低渗透率储层 裂缝识别 响应 裂缝密度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31.8
字数 29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朝华 9 82 3.0 9.0
2 郭海敏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8 308 9.0 15.0
6 戴家才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9 205 7.0 13.0
10 邓瑞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 90 4.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177)
二级引证文献  (125)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2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2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常规测井
低孔、低渗透率储层
裂缝识别
响应
裂缝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双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8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