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原子吸收光谱法(AS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全血中的微量元素(Fe、Cu、Pb)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全血Fe、Cu、Pb的可靠性.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全血标本,分别以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检测全血Fe、Cu、Pb.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相关性、一致性.结果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SS)测全血Fe、Cu、Pb总体均数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强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0.997、0.999);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精密度符合要求(CV<5%).但当样品浓度较高(或较低)时,两种方法测量的一致性较差.结论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在全血标本微量元素检测中,相对原子光谱法,具有样品需求量少、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能同时分析多种微量元素等优点.
推荐文章
EMIT法和FPIA法监测全血环孢素A浓度相关性比较
环孢素A
酶放大免疫法
荧光偏振免疫法
治疗药物监测
Fe-Cu法预处理印染废水技术研究
铁-铜法
印染废水
生物接触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P-MS法与ASS法测量全血Fe、Cu、Pb的比较和分析
来源期刊 医疗保健器具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全血微量元素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
字数 27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659.2007.08.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朝晖 82 486 13.0 17.0
2 朱庆义 82 477 11.0 18.0
3 陈建波 10 69 4.0 8.0
4 史林飞 2 15 1.0 2.0
5 姜祁翎 6 11 2.0 3.0
6 屈平华 3 7 2.0 2.0
7 杨光 4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子吸收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全血微量元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医学工程
月刊
1674-4659
44-1655/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307号
46-13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21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