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小试模拟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工艺运行过程,研究了多种可变影响因素对有外部循环污泥的高效絮凝沉淀工艺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的投加显著地提高了原水的脱稳效果和颗粒絮凝效果.同时,对于除浊而言,存在一个合适的污泥投加量范围;混凝剂投加量对浑浊度去除有较大的影响,且该工艺下混凝剂投加量增大降低了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试验中较低的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即能改善出水浑浊度,随着PAM投加量的增大,出水浑浊度反而升高,当PAM在泥和水中的投加比例为1:1时,出水浑浊度为最优.同时,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不同因素对高效絮凝沉淀工艺的处理效果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影响试验出水浑浊度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聚合氯化铁投加量>机械絮凝搅拌转速>活性污泥投加量>PAM投加量.
推荐文章
典型因素对泥沙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絮凝剂
沉降速度
絮凝结构
泥沙
高分子絮凝剂特性对污泥调理和脱水效果的影响及在线絮凝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高分子絮凝剂
污泥调理
絮凝过程
在线絮凝检测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变因素对高效絮凝沉淀工艺的影响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净水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污泥循环 高效絮凝沉淀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给水处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9,5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99
字数 33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177.2007.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裘昌 19 331 9.0 18.0
2 查人光 7 114 6.0 7.0
3 芮旻 14 145 6.0 12.0
4 张明德 11 80 5.0 8.0
5 许嘉炯 29 370 12.0 18.0
6 郑国兴 14 58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饮用水处理
污泥循环
高效絮凝沉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净水技术
月刊
1009-0177
31-1513/TQ
16开
上海市许昌路230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63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22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