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23例AD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8例),分别给予伊曲康唑和氯雷他定,疗程为15 d.检测治疗前、后白介素(IL)-4、IL-5、IL-13、IL-2、IL-12、γ干扰素(INF-γ)、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细胞绝对计数(EOS)并进行临床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细胞内和血清IL-5、IL-4、IL-13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0.05),而细胞内IL-12、IFN-γ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后总IgE、EOS、临床症状评分也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0.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细胞内IL-4、IL-5、IL-13、IL-2、IL-12、IFN-γ及血清IL-4、IL-5、IL-13、E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总IgE、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值均<0.05).结论 伊曲康唑治疗AD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辅助性T细胞(Th)2型细胞因子、提高Th1型细胞因子有关.
推荐文章
伊曲康唑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评价
脂溢性皮炎
药物
治疗
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研究
甲真菌病
特比萘芬
伊曲康唑
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霜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特应性皮炎
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伊曲康唑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机制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细胞因子 伊曲康唑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934.2007.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应性皮炎
细胞因子
伊曲康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