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平板周期模型方法,对Cu在Cu(111)表面fcc洞位、hcp洞位的吸附模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并用从fcc洞位到hcp洞位过渡态计算的方法,研究了Cu在Cu(111)表面的扩散势垒.通过对不同基底层数、不同表面弛豫层数、不同覆盖率的比较,得到基底层数为4层、表面弛豫1层、覆盖率为1/4ML(monolayer)时,Cu在Cu(111)表面的扩散势垒和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在此基础上,计算了Fe、Ni、Co等磁性原子在Cu(111)表面的扩散势垒.
推荐文章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NO在CuO(111)的表面吸附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CuO
NO
吸附
4种吡嗪类缓蚀剂及其在Cu(111)面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吡嗪
缓蚀剂
Cu(111)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腐蚀
表面
H原子在γ-U(100)表面吸附与扩散的密度泛函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H原子
γ-U(100)表面
吸附
势垒
Mg2Ni-Cu体系相结构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Mg2Ni相
合金形成热
电子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u(111)面上原子扩散势垒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Cu(111)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扩散势垒 表面弛豫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重点学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3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81
字数 33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051.2007.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锋民 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30 112 6.0 9.0
2 滕波涛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5 150 9.0 11.0
3 胡娟梅 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3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u(111)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扩散势垒
表面弛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1-5051
33-1291/N
大16开
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33信箱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075
相关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zjnsf.net/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