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ERCP相关的十二指肠穿孔虽然发生率低,但死亡率很高,诊断是否及时、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这一严重并发症的预后.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及我院的具体病例,总结与ERCP有关的十二指肠穿孔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至2006年间所进行的2 450例ERCP操作,有9例病人发生了十二指肠穿孔,发生率为0.37%.本文将具体分析相关的基础疾病、ERCP操作情况、穿孔的诊断、治疗手段及治疗效果.结果:7例病人经B超、MRCP或术中造影证实有胆总管结石,2例肝功能异常伴胆管扩张,怀疑胆总管结石;ERCP操作中除2例乳头插管顺利外,其余7例插管困难,运用预切开技术后6例插管成功;除3例穿孔明显的病例外,其余6例取石成功,并留置鼻胆管;穿孔的主要诊断依据为:腹膜炎2例,皮下气肿7例.3例病人进行了急诊手术,切除胆囊,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留置T管,并游离十二指肠,在后腹膜间隙放置引流;其中1例因为引流不畅,后腹腔脓肿形成而再次清创引流,平均住院50 d.另外6例采用了非手术治疗,禁食,胃肠减压,鼻胆管引流,抗菌抑酶止酸;治疗过程中某些病人有局限性腹痛和发热,但无加重趋势,无病人中转治疗,平均住院13 d.无死亡病例.结论:预切开技术应用不当可能导致十二指肠穿孔;皮下气肿是较为敏感的穿孔指标;如果能够早期及时诊断,非手术治疗一般能取得良好结果,建立通畅的胆道和胃肠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