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降低溶瘤腺病毒对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临床应用上的安全性,构建了一种双靶向溶瘤增殖型腺病毒AdCN103,以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代替野生型腺病毒E1A自身的启动子,同时在E1A区缺失保守区域CR2的24 bp.并将AdCN103与两种相应的单靶向溶瘤增殖型腺病毒AdCN101和AdCN102,以及野生型WtAd5相比较,通过MTT,结晶紫以及病毒子代复制实验,观察它们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杀伤性差异.结果表明,AdCN103只能严格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对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的杀伤性较野生型腺病毒及单靶向腺病毒都弱.实验证明AdCN103能作为新一代的安全的双靶向溶瘤腺病毒载体应用于肿瘤治疗.
推荐文章
靶向肿瘤的溶瘤腺病毒制备策略的研究进展
溶瘤腺病毒
靶向治疗
改造方法
溶瘤腺病毒抗肿瘤策略研究进展
溶瘤腺病毒
肿瘤微环境
抗肿瘤免疫
细胞因子
肿瘤综合治疗
溶瘤腺病毒肿瘤靶向治疗:从实验室到临床
肿瘤
溶瘤病毒
溶瘤腺病毒
靶向治疗
溶瘤腺病毒抗肿瘤策略研究进展
溶瘤腺病毒
靶向治疗
肿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靶向溶瘤腺病毒对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的杀伤差异性研究
来源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CR2 溶瘤腺病毒 基因病毒治疗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9
页数 8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45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641.2007.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红锋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6 398 12.0 19.0
2 张唯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CR2
溶瘤腺病毒
基因病毒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5641
31-1298/N
16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4-35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749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