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患者的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变化规律及肝动脉缓冲效应(HABR)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6例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移植肝门静脉、肝动脉血流及肝动脉阻力系数(RI)进行监测。结果移植术后1d门静脉的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加快(P〈0.05)。而肝动脉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肝动脉RI增高,门静脉血流速度与肝动脉RI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急性排斥反应时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速度变慢,肝动脉RI呈增高趋势,肝动脉血栓及动脉狭窄表现为肝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甚至完全消失,肝动脉RI增高。结论肝移植术后肝脏的血液流变学发生一系列变化,HABR对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了解移植后肝脏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过程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肝移植术前与术后肝动脉的影像学评价
肝移植
并发症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疗分析
肝移植
肝动脉血栓
介入治疗
肝移植术中入肝血流量对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
肝移植
门静脉血流量
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动脉缓冲效应对肝移植术后肝脏血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动脉缓冲效应 血液流变学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7.340.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晓峰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50 326 8.0 16.0
2 罗福文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38 130 7.0 10.0
3 王立明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76 199 8.0 9.0
4 高振明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40 137 7.0 9.0
5 苗健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15 84 6.0 8.0
6 徐英夫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15 37 4.0 5.0
7 柳勤龙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18 123 4.0 11.0
8 王澎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1 0 0.0 0.0
9 赵振东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移植
肝动脉缓冲效应
血液流变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月刊
1673-4904
11-5455/R
大连市南石道街丙寅巷3号
出版文献量(篇)
265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