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经翼点入路不同视角下对鞍区手术间隙Ⅰ、Ⅱ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掌握和熟悉手术间隙的界线、大小及不同视角下其内重要结构的可见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15例成人湿性头颅标本模拟翼点入路双侧开颅,经手术显微镜沿颅底方向在不同手术视角(0°、30°、45°、60°)下对鞍区手术间隙Ⅰ、Ⅱ进行观测,所得数据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不同视角下,描述和测量了间隙Ⅰ、Ⅱ内血管和神经的毗邻、走行、直径和长度.两个间隙沿颅底视角从0°至60°,内侧边、外侧边均逐渐延长,底边逐渐缩短,且在30°视角下面积最大.结论 间隙Ⅰ、Ⅱ是鞍区手术中最常用的间隙,在30°视角下,其手术操作空间最大;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及基底动脉分叉部在30°视角下显露最充分,最利于手术的进行.
推荐文章
额外侧入路与翼点入路鞍区显微解剖比较
额外侧入路
翼点入路
显微手术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
显微手术
翼点入路
破裂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鞍区肿瘤23例临床分析
翼点入路
显微手术
大型鞍区肿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翼点入路不同视角下鞍区常用手术间隙的显微解剖
来源期刊 解剖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翼点入路 鞍区 显微解剖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8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770.2007.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海岩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28 53 4.0 5.0
2 苏略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33 126 6.0 9.0
3 高振平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35 116 6.0 9.0
4 董国军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43 132 7.0 9.0
5 樊琪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3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翼点入路
鞍区
显微解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学研究
双月刊
1671-0770
44-148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北校区
46-26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0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