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脊液生化指标监测对胸腹部及胸降部主动脉瘤手术中脊髓缺血损害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胸腹部及胸降部人工血管置换手术患者常规使用序贯阻断、左心房股动脉离心泵转流、远端主动脉灌注等脊髓保护措施,同时在蛛网膜下腔置管监测脑脊液压力.术中、术后分10个时点对脑脊液取样,对胶质纤维酸蛋白(GEAP)、神经丝蛋白亚单位(NFL)以及S100B蛋白等3个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脊髓损害并发症将研究对象分成损伤组和无损伤组,比较分析上述3个生化指标在2组之问的变化.结果 损伤组术中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升高,但术后3~8 h以后开始升高,最高平均峰值与无症状组平均峰值相比GFAP上升了139倍、NFL上升了4.5倍、S100B上升了7.7倍,其中GEAP测定数值在术后3 h以后2组之间数值无重叠.4例中有2例生化指标异常出现时间分别早于脊髓损害出现时间6 h与19 h,采取积极治疗后,下肢肌力有明显改善.结论 脑脊液生化指标持续监测可以预判迟发性脊髓损害,为积极治疗争取时间,其中胶质纤维酸蛋白测定是脊髓缺血损害预判的最具潜力指标.
推荐文章
胸主动脉瘤手术治疗89例分析
胸主动脉瘤
手术
病死率
腹主动脉瘤患者血清HIF-1α浓度的临床意义
动脉瘤
缺氧诱导因子
诊断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效果评估
腔内隔绝术
胸腹主动脉瘤
临床效果
支架
腹主动脉瘤破裂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附2例报告
腹主动脉瘤
超声检查
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
外科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脊液生化指标持续监测对胸腹部主动脉瘤手术脊髓缺血损伤判断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胸腹部主动脉瘤 脊髓缺血损害 胶质纤维酸蛋白 神经丝蛋白亚单位 S100B蛋白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5-70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2.2
字数 31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07.1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龙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胸心外科 65 153 6.0 9.0
2 李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62 406 11.0 18.0
3 涂远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72 465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胸腹部主动脉瘤
脊髓缺血损害
胶质纤维酸蛋白
神经丝蛋白亚单位
S100B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相关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csc.edu.cn/gb/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