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寻找颈神经丛阻滞的最佳方法,提高颈神经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病人侧卧位,头偏向对侧,用手指摸到肌间沟的最高点,穿刺针由此进针,与皮肤垂直略向后下.神经刺激仪的电流首先调到1.0 mA,当上臂肌肉有收缩反应时,一边降低电流强度,一边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当刺激电流低于0.5 mA,上臂肌肉仍有收缩反应时,固定穿刺针,注入0.25%布比卡因和0.5%利多卡因的混合液15 ml.注药时用手指压迫穿刺针下方的肌间沟,使药液逆行向上扩散而阻滞颈神经丛.结果 20例颈神经丛阻滞全部成功,阻滞平面可达颈3到胸2.全部病人在杜氟合剂或氟芬合剂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利用神经刺激仪可提高颈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和麻醉效果.
推荐文章
外周神经刺激仪应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盲探C4 颈椎横突一点法
颈丛神经
外周神经刺激仪
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神经传导阻滞
神经刺激仪
前臂
周围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刺激仪在颈神经丛阻滞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神经刺激仪 颈丛 阻滞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14.4
字数 12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07.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焕森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88 504 11.0 17.0
2 何荣芝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25 101 5.0 9.0
3 赖永东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15 4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刺激仪
颈丛
阻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半月刊
1007-1245
44-1417/R
大16开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南1066号新城国际公寓4号楼209-210室
46-15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82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677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