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2a生芦笋阿波罗为试材,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采笋期间气象条件对绿芦笋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芦笋日合格笋产量、总产量均与近3日(采笋当日及前2日)积温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当日温度对笋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前1日温度和前2日温度.采笋当日与前1日的日平均风速均与不合格笋的支数、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风力作用是形成弯曲笋和散头笋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最高、最低气温与不合格笋的支数、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温度日较差、空气湿度均与不合格笋支数和产量相关不显著.因此,西辽河平原种植芦笋在春季采笋期间设立风障、小拱棚等保护性设施是提高绿芦笋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推荐文章
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农业气候资源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内蒙古西辽河平原
农业气候资源
持续利用
西辽河平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西辽河平原
降水量
变化特征
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地质环境问题及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西辽河平原
地质环境问题
地下水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临界埋深
西辽河平原
包气带
地下水临界埋深
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气象条件对西辽河平原绿芦笋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气象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气象条件 绿芦笋 产量 质量 西辽河平原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气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3-4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
字数 27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07.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恒山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216 2373 24.0 39.0
2 王国君 7 61 5.0 7.0
3 张宏宇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10 119 6.0 10.0
4 谷永丽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6 69 5.0 6.0
5 杜云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象条件
绿芦笋
产量
质量
西辽河平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气象
月刊
1000-6362
11-1999/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4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