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首先将收集到的36组模拟炼焦炉实验数据分为3组,通过第1层模型得到判别其中反应性最大的一组数据的判据,再通过第2层模型建立了关于其他2组数据的焦炭反应性和矿物质催化指数之间的关系.实践表明,多层预测模型形式简单,煤焦背景清楚,对炼焦厂工业生产指导尤其有效.
推荐文章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焦炭热性质非线性预测模型
焦炭
焦炭反应性指数
焦炭反应后强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
非线性预测
焦炭热性质相同的焦煤煤质特性研究
焦炭热性质
焦煤
煤质特性
焦炭光学组织指标
镜质体随机反射率
煤变质程度
黏结性
灰成分
配合煤配比对焦炭综合热性质的影响
炼焦
配合煤
配比
焦炭
综合热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焦炭热性质多层模型
来源期刊 煤质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性质 焦炭 多层模型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煤质研究与评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TF526.1
字数 31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677.2007.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亮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冶金工程与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27 356 12.0 18.0
2 张启锋 宝钢股份公司宝钢分公司制造管理部 5 10 2.0 3.0
3 夏红波 宝钢股份公司宝钢分公司制造管理部 2 3 1.0 1.0
4 张代林 安徽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55 393 12.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性质
焦炭
多层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质技术
双月刊
1007-7677
11-3862/TD
16开
北京市和平里青年沟东路5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内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88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