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强酸性条件下以AEO9为模板剂,TEOS为硅源合成了规则的MUS-X型球体介孔二氧化硅.底角X衍射和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在低温下合成的介孔二氧化硅具有蠕虫孔道结构,其球形颗粒形貌均一,颗粒粒径分布集中,球形表面更加光滑.高温条件下合成的介孔二氧化硅具有孔径大,表面粗糙的特点.
推荐文章
双介孔二氧化硅制备研究进展
双介孔二氧化硅
制备方法
合成条件
不同三维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固体酸的合成
介孔二氧化硅
微球
固体酸
孔道结构
酯化
不同形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控制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介孔二氧化硅
形貌
形成机制
影响因素
巯丙基功能化介孔纳米二氧化硅的合成
介孔二氧化硅
巯基功能化
胶体悬浮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蠕虫孔道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及形貌控制
来源期刊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MUS-X 介孔二氧化硅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底角X衍射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B383
字数 21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晁自胜 湖南大学化工学院 12 37 4.0 5.0
2 王桂英 湖南大学化工学院 1 2 1.0 1.0
3 孙成高 湖南大学化工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US-X
介孔二氧化硅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底角X衍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季刊
1672-7142
43-1416/Z
16开
湖南省株洲市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8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