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测定心房不同部位的有效不应期(ERP),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F)发生的相互关系.方法:山羊15只,运用程序刺激(S1S2程序刺激,基础起搏周长(PCL)分别为400 ms、350 ms、300 ms、250 ms、200 ms;S2为200 ms,以5 ms的步长递减)测定正常左心耳、右心耳、左上肺静脉口、左下肺静脉口、右上肺静脉口及右下肺静脉口的ERP.程序刺激结合Burst刺激对上述心房部位进行AF诱发,记录AF的发生率.结果:左心耳、左上肺静脉口、左下肺静脉口、右上肺静脉口及右下肺静脉口的E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部位的ERP较右心耳ERP短(P<0.05),AF发生率较右心耳高(P<0.05).结论:左心房及肺静脉固有的电生理特点可能是AF主要来源于左心房的一个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犬肺静脉前庭有效不应期与心房颤动诱发的关系
肺静脉前庭
心房颤动
有效不应期
依那普利降低老龄鼠心房颤动诱发率的研究
依那普利
心房颤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纤维化
大鼠
Wistar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右心房电传导特点的临床研究
心房颤动
脉冲射频术
不应期, 电生理学
关注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华法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羊心房不同部位有效不应期与心房颤动诱发的关系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血管病 电生理学 心房颤动 有效不应期 山羊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4-29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17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25.2007.02.03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血管病
电生理学
心房颤动
有效不应期
山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825
41-1340/R
大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1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7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