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的标本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的特有的研究分析方法,对于指导恶性肿瘤预防、诊断及治疗各阶段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标本理论重视肿瘤病因的诊断,认为致癌因素是本,瘤体形成是标;外来之邪是标,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是本;肿瘤病因诊断是本,瘤体诊断是标.要重视瘤体形成前的诊断与治疗,重视瘤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重视扶正与祛癌标本兼治,认为针对瘤体的治疗是治标,针对祛除致癌因素预防肿瘤的发生、复发和转移是治本,要中西医有机结合治疗.重视"以人为本",认为以肿瘤大小作为疗效评价标准为标,以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作为疗效评价标准为本.重视预防,强调肿瘤治疗是标,预防是本,肿瘤可防.
推荐文章
营气卫气理论对针灸指导作用探析
营气卫气理论
得气
补泻
针灸
指导作用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中医
胃气理论
重症治疗
应用
论“治病求本”对肿瘤综合治疗的指导作用
肿瘤/中医药疗法
治则
治病求本
试论"上鱼际脉"在眼科诊治中的指导作用
上鱼际脉
'三部六病'理论
中医眼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标本理论对肿瘤预防及诊治的指导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肿瘤 中医标本理论 预防 诊断 治疗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证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3-86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
字数 31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727.2007.1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秀兰 21 223 9.0 14.0
2 孙韬 50 543 14.0 22.0
3 袁尚华 32 96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肿瘤
中医标本理论
预防
诊断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