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和差比幅单脉冲测角技术一直以其高精度著称,但测角范围的狭窄限制了其应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在中频或基带利用软件实现单脉冲测角成为可能.只要处理能力足够,软件单脉冲系统中的单元波束指向是可以单独控制的.通过讨论使和差单脉冲比有意义的条件,我们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单元波束的夹角,可以改变单脉冲系统的测角范围和精度.本文通过对一个单元间距为二分之一波长的均匀线阵的仿真,分析了单元波束夹角的变化对测角范围和精度的影响,以及在被测目标位于不同角度时这种影响的大小程度,给出的结论能够帮助提高单脉冲系统的测角性能.
推荐文章
基于数字阵列雷达的单脉冲测角技术研究
数字阵列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单脉冲测角
自适应和差波束形成与单脉冲测角研究
单脉冲测角
自适应波束形成
和波束
差波束
主/旁瓣干扰对单脉冲测角的影响分析
自适应单脉冲
角度估计
干扰抑制
线性约束
主瓣干扰下单脉冲测角技术研究
数字阵列雷达
双差通道
主瓣对消
单脉冲
测角精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元波束夹角对和差单脉冲测角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和差单脉冲 单元波束夹角 测角范围 灵敏度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911.7
字数 45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剑梅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14 124 7.0 11.0
2 陈世勇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16 96 6.0 8.0
3 陈旻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8 63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字波束形成
和差单脉冲
单元波束夹角
测角范围
灵敏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月刊
1000-7105
11-2488/TN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79号
80-40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63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447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