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男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瘤的某些病理学特点,为推测男性锁骨上淋巴结来源未明转移瘤(MUO)的可能原发部位提供参考性诊断思路.方法 对近20年(1980~1999年)收验的164例男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年龄、转移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原发部位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已知原发瘤部位(MKO)的131例患者年龄、受累及淋巴结侧位、转移瘤基本组织学类型等与原发瘤部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 33/164(20.12%)例未知原发部位.② MKO组与MUO组患者的年龄参数总体上相同或趋同. ③ MKO组和MUO组转移瘤皆半数以上为腺癌,居首位,腺癌与鳞癌之比分别为1 ∶ 0.47和1 ∶ 0.52.④原发瘤部位共计14处,皆来自远隔部位,分布于胸腔、腹腔和盆腔(计占96.1%).⑤肺居原发瘤部位之首,且右侧者(77.09%)显著多于左侧(47.06%)(P< 0.01);其次为胃,左侧者(28.74%)显著多于右侧(11.63%)(P<0.05),而后依序为食管、肝、鼻咽、胰腺、消化道(具体部位未明)、喉、眼睑、胆管、大肠、膀胱、前列腺和睾丸.结论 对MUO和MKO组男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瘤的比较分析,显示了两组一些基本参数具有较好的(如年龄、组织学类型)或一定的(如侧位比率)可比性,提示有关男性锁骨上淋巴结MKO组原发瘤部位的资料对于推测该处淋巴结MUO组患者的转移瘤原发部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推荐文章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分析
唾液腺
癌,腺样囊性
淋巴结
肿瘤转移
病理学,临床
78例腋淋巴结转移瘤活检的病理学分析
腋淋巴结
转移瘤
淋巴转移
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病理因素分析
右半结肠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病理因素
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影像学评价
颈部
淋巴结转移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男性16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瘤的病理学特点
来源期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锁骨上淋巴结 肿瘤转移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人体病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466,4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0.21
字数 34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399.2007.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亮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病理科 17 5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锁骨上淋巴结
肿瘤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1-7399
34-1073/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26-5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60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