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材料工程       
摘要:
以丙烯气作为炭源气体,普通炭毡作为增强体,采用多元耦合场CVI方法快速制备了炭/炭复合材料.为了在炭/炭复合材料制备的实验条件和材料质量之间建立相应的关系,设计了一组实验.通过使用偏光显微分析、XRD测定、Raman微区分析等手段对结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650℃,12kPa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到密度较高、均匀性较好,并具有较好结构的炭/炭复合材料,这说明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适合实验需要.对样品中出现的巨大再生锥结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实验中出现了一种新形貌的热解炭,其具有最高的可石墨化性能.这种雨点状偏光结构热解炭被命名为点状热解炭,其形成机理可以认为是电磁场吸附和不完全固化粘液层的脱氢炭化.
推荐文章
厚壁C/C复合材料分区CVI制备工艺研究
分区控温CVI
热解碳
增密效率
耦合物理场CVI制备炭/炭复合材料及其机理
耦合物理场CVI
C/C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快速增密
机理
多元耦合场CVI法炭/炭复合材料制备及结构分析
炭/炭复合材料
多元耦合场CVI
快速致密化
密度均匀性
CVI-PIP工艺制备C/SiC复合材料及其显微结构研究
化学气相渗透
先驱体浸渍裂解
C/SiC复合材料
显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元耦合场CVI法制备C/C的工艺与结构研究
来源期刊 材料工程 学科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多元耦合场CVI 密度和石墨化度 微观结构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3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381.2007.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伯云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607 8891 43.0 60.0
2 黄启忠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161 1430 20.0 30.0
3 张明瑜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187 8.0 11.0
4 苏哲安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57 375 11.0 16.0
5 王秀飞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19 164 7.0 12.0
6 谢志勇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51 285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炭/炭复合材料
多元耦合场CVI
密度和石墨化度
微观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工程
月刊
1001-4381
11-1800/TB
大16开
北京81信箱-44分箱
1956-05-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558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7091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